本文共 1523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5 分钟。
Meta发布Llama 4系列大模型
Meta正式推出Llama 4系列大模型,采用混合专家(MoE)架构,支持超长上下文窗口和多模态训练。其中Llama 4 Scout支持1000万Token上下文,可在单张H100 GPU上运行,性能显著提升。OpenAI确认O3和O4-mini即将上线
OpenAI CEO Sam Altman宣布,O3和O4-mini模型将在未来几周内发布,而GPT-5因技术整合问题推迟数月。O3模型在多个方面进行了改进,预计将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。DeepSeek与清华发布推理时Scaling新论文
DeepSeek与清华大学研究团队提出自我原则点评调优(SPCT)方法,显著提升推理时扩展性能。该方法通过动态生成评判原则和点评内容,优化了通用奖励建模(RM)的可扩展性。Meta投资10亿美元建设AI数据中心
Meta宣布将在威斯康星州投资10亿美元建设人工智能数据中心,部署超过10万台Nvidia H100芯片,以支持大模型训练需求。此举进一步加剧了与微软、谷歌的算力竞赛。中国“祖冲之三号”实现千量子比特运算
中国光量子计算机“祖冲之三号”突破105量子比特运算能力,超谷歌同类芯片6个数量级。同时,中国建成全球最大量子通信网络“墨子号”,金融与政务数据传输实现绝对安全。阿里通义千问开源模型登顶全球AI榜单
阿里发布端到端全模态大模型Qwen2.5-Omni,在医疗诊断和工业设计场景中准确率提升40%-60%。该模型的开源生态加速了AI技术的普惠化。中国6G专利占比超40%领跑全球
华为、中兴主导的太赫兹频段技术支撑全息通信与远程手术,2025年实现6G商用,物联网设备连接数突破千亿级。中国在6G标准制定中占据主导地位。宁德时代全固态电池进入试制阶段
宁德时代硫化物路线固态电池商业化提速,预计2027年产能达10GWh,电动汽车续航突破1,000公里。固态电池技术将颠覆传统锂电格局。特斯拉人形机器人量产成本跌破2万美元
特斯拉、优必选等企业实现人形机器人百万台级量产,四川“贡嘎一号”机器人已在工业场景试水。人形机器人的普及将重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。SpaceX完成极地轨道载人任务
SpaceX“Fram2”任务完成人类首次极地轨道飞行,开展极光拍摄、微重力实验等22项科学任务。此次任务由加密货币大亨Chun Wang全额赞助,开创私人资本主导太空探索新模式。中国半导体设备进口规模骤降24%
2025年中国半导体设备进口规模预计下降24%,北方华创等企业跻身全球设备商第六位。中国通过十年950亿美元投入,建成300座晶圆厂,形成完整产业链。Meta第三代Ray-Ban智能眼镜曝光
Meta第三代Ray-Ban智能眼镜“Hypernova”搭载单色显示屏和手环控制器,支持肌电图(EMG)传感器操作,拍照质量媲美iPhone 13。该产品标志着Meta在消费级AR领域的持续投入。川崎推出氢动力四足仿生机器人
川崎重工推出四足仿生机器人“CORLEO”,采用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,续航能力较传统锂电池提升3倍。该机器人适用于工业巡检、应急救援等场景。OpenAI战略转向开源模型
OpenAI宣布将发布一款开源模型,这是自2019年GPT-2以来首次回归开源。此举被视为对DeepSeek等竞品的回应,旨在提升模型灵活性和透明度。全球风投交易量暴降32%,AI领域占比58%
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风投交易数量同比下降32%,但AI领域交易额达731亿美元,占比57.87%。OpenAI完成400亿美元融资,估值达3000亿美元,成为全球风投市场的主要驱动力。转载地址:http://kwzfk.baihongyu.com/